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8日发表题为《面对通货膨胀,美联储
有多大的意志力?》的文章,作者是
美国外交学会高级研究员塞巴斯蒂安·马拉比。
全文摘编如下: 在美国所有制度中,很少有像美联储这样在逆境中蓬勃发展的。
美联储安然挺过了金融危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摧残和
新冠
疫情。
通过它的努力,通胀大致稳定,美联储独立性不受损害。
人们将在这个背景下评估美联储的下一个挑战——通胀反弹的危险。
25年来,去除易波动的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大多数时候无法达到美联储2%的目标;但现在,物价可能以高于预期的速度上涨。
如果美联储任凭这种情况失控——通胀率上升到3%至4%的区间——后果可能对全球造成破坏性影响。
美联储将不得不提高借贷成本。
金融
市场
将会暴跌。
举债经营的企业将会破产。
美元走强将重创那些债务以美元
计价、收入以其他货币计价的新兴经济体。
有关通胀的讨论始于6个月前,现在则越来越激烈。
特朗普去年12月公布的9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被放大为美国总统拜登今年3月公布的1.9万亿美元一揽子计划,而且有传言称即将出台两项大胆的支出法案。
与此同时,在私营部门,本已处于高位的个人
储蓄率继续攀升——个人储蓄率高是危险的信号,因为可能预示着未来将有巨大支出。
在这场大流行病暴发前,个人储蓄率一直徘徊在7%多一点。
去年12月为13.5%。
今年一季度的平均值为20.5%。
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刚刚接种完疫苗并且持有大量可支配资金,随时可能把美国经济点燃。
与此同时,其他领域的变化却破坏了防火措施。
新冠疫情击垮了一些企业,损害了经济满足激增需求的
能力。
贸易紧张削弱了全球化抑制价格的能力。
通胀
猛涨并非不可避免,但通胀猛涨的风险非常大。
很多问题取决于价格真的飙升时,美联储是否准备坚决应对。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通胀讨论的第二部分。
金融博客零对冲在评论美国至5月14日当周API库存数据时表示,
可能是ColonialPipeline管道关闭对炼油厂需求造成影响,API报告显示上周
原油库存仅增加62万桶。
鉴于当前
高度敏感的价格走势,目前对油价而言唯一重要
的是
伊核协议谈判进展,
而不是
印度疫情或美国重新开放对需求造成的影响。
近日据
外媒报道,一些官员透露,伊朗
国家石油公司(NationalIranianOilCompany,NIOC)正在做准备扩大油田的产量,只要达成协议,就可以扩大出口。
以最乐观的情况估计,三个月内伊朗的原油产量就可能恢复到美国制裁前的将近400万桶/日水平。
美联储出手调节
流动性,
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王丹再次表示:“隔夜
逆回购这种短期工具,没有实质性紧缩的作用,只是平复市场情绪。
”而有关长期的流动性,王丹则很明确地指出:“
货币政策整体依然极为宽松。
要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为时过早。
”
资产配置观点
分歧,市场紧盯下半年调整趋势,明确了短期隔夜逆回购的流动性调节目的,以及明确了美联储长期货币政策的走向预判后,下一步,资产配置应该何去何从?在这个问题上,受访者意见出现明显分歧。
“下半年大概率市场要调整,做好防御性准备吧。
”近期不断呼吁“价值王者归来”的
洪灏直言。
在洪灏看来,市场情绪目前已经过度敏感,“无论
美债收益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对市场好像都不算好消息”。
美债收益率上升,市场会解读为对经济和市场有损;而美债收益率下降,则说明资金在朝着债券这种风险规避的资产涌入,“所以还是建议采取一个防御姿态吧”。
洪灏给出了简明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