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非农
数据的
影响大小,等到数据
公布后再
下单。
我们都知道,美元已经
贬值很
长时间了。
如果非农业数据良好,达到
16.5或16.5以上,我们认为
美国经济没有那么糟糕,我们也知道数据。
对美元非常有利。
拜登首次新闻发布会:新的疫苗接种目标
是在最初的100天内
接种2亿剂新冠疫苗,下一项主要倡议是重建
基础设施将在
匹兹堡行程中宣布重建更美好未来(BBB)
计划。
基建将提高美国生产力,提供不错的就业机会。
在美国的高速公路里,五分之一的路面都状况糟糕,20%的航班无法准点,600-1000万
美国家庭的输水管道仍然是铅管。
拜登预计将于3月26日在匹兹堡宣布重建美国基础设施的重要计划。
美联储:分红和回购限制将于6月底对大部分
银行失效美联储3月25日公告称,通过下一轮压力测试、具备有效资本的美国银行机构将被允许在6月30日之后提高股票分红的力度,在
压力检测中表现出色的银行机构还将被撤销任何现存的股票回购限制。
将对大多数银行放宽向投资者支付股息的限制措施。
对
中国市场的影响 由于我国
经济复苏、
货币政策正常化快于美国,通胀水平目前较为温和,美债收益率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整体可控。
债市方面,美债收益率上升对我国债市影响有限。
一种可能的影响是,因中美利差收窄,导致
中债收益率上升,则利空国内债市。
但由于我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周期错位,这种可能性不大。
首先,从基本面来看,我国领先于全球经济复苏,实际
利率已经先行抬升,以PMI新订单减产成品库存来作为经济动能指标,中国2月为3.5%,相对去年下降,而美国保持上升态势,后续国内利率受经济向好推升的空间相对较小,美债利率
上行对我国国内利率上行影响有限。
其次,从通胀情况来看,我国通胀水平大幅提升导致中债收益率上升的风险较低。
美国由于大规模财政补贴导致居民收入上涨,消费需求大幅上涨,而产出相对落后,供求缺口导致通胀预期走高。
与美国不同,我国补贴主要面对企业,生产较早恢复,不太容易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同时,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对我国CPI影响较小,我国广义流动性收缩,经济动能走弱,叠加猪价的影响,输入型
通胀压力不大。
再次,从货币政策来看,我国不太可能通过加息来提高国内利率水平。
我国已提前于欧美进行了狭义流动性的收紧,中债利率领先于全球回升。
目前中国通胀压力温和,已经正常化的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而中美利差仍高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海外政策收紧对我国的压力有限。